新 闻 频 道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搜索:

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66% 大家都在增肥为何罗牛山变瘦了?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6-04-27
  • 编辑:lily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评论:0

今年以来,迎来上涨周期的“二师兄”简直是“飞上了天”,仔猪、种猪、商品猪……只要是和猪沾边的都是“涨涨涨”。猪肉价格上涨也催肥了行业内上市公司的业绩,不过,在行业形势大好的情况下,也有养猪企业遭遇滑铁卢。记者注意到,罗牛山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为532.7万元,同比下滑幅度高达65.65%。

 

罗牛山营收增长净利下滑

 

4月23日,罗牛山公布今年一季度财报,公司当季营业收入为1.69亿元,同比增长12.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2.7万元,同比下滑了65.65%。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猪肉市场一直处于火爆行情,价格居高不下。根据农业部3月农产品(000061,股吧)月报显示,生猪价格从2015年11月第4周以来总体呈涨势,最近5周连续上涨,2016年以来累计上涨13.9%;2016年以来,仔猪价格累计也涨43.8%。据农业部监测,由于饲料成本下降和猪肉价格上涨,目前生猪养殖盈利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事实上,与罗牛山同类的猪企都在今年一季度赚得盆满钵满,净利润均出现同比大增。牧原股份(002714,股吧)、正邦科技(002157,股吧)、温氏股份的涨幅尤为惊人。牧原股份第一季度净利润高达3.7亿元,同比大增1922.03%;正邦科技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3亿元,同比大增465.3%。温氏股份第一季度净利润为30.9亿元,同比增长363.95%。其余如龙大肉食(002726,股吧)、海大集团(002311,股吧)、天邦股份(002124,股吧)、新五丰(600975,股吧)等多家猪企的第一季度净利润均出现同比增长。上述猪企之所以能在今年第一季度交出“靓丽答卷”,主要离不开生猪出栏价格上涨、出栏量提升以及生猪养殖饲料成本下降这些市场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罗牛山的净利润甚至是-1360.2万元。而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上,最大的一笔金额是来自政府补贴,补助金额高达1968.8万元。这也意味着,依靠这笔政府补助,罗牛山第一季度的净利润才勉强盈利。既然火爆的猪肉行情催肥了众多的行业公司,为何罗牛山却在变“瘦”?而在4月15日的第一季度业绩预告中,罗牛山解释了业绩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本期处置股票收益的减少。

 

多种因素导致业绩不佳

 

尽管罗牛山第一季度净利润表现不佳,但其主营的猪肉业务还是非常强劲。根据罗牛山三月畜牧业销售简报显示,其仔猪、种猪、商品猪的销售均价同比增长了30%以上,2016年合计的销售收入高达8805.95万元。“主营猪肉带来的收入也是同比增长了30%~40%。”近日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罗牛山证券部,其有关人士如此表示。事实上,罗牛山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69亿元,同比去年的1.49亿元高出了12.88%。即便罗牛山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亏损,但同比还是增长了52.41%。

 

“一是今年一季度没有了股票投资收益,其次就是成本开支的增长。这些因素影响到了公司第一季度净利润。”该人士解释称,去年第一季度公司通过股票投资带来了收益,但今年这一部分收益没有了。至于成本开支,这里并非是养猪饲料成本增加,而是来自于贷款和固定资产投资。“企业的经营生产同样需要贷款,而支付利息就会带来成本。另外公司目前正在大力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以及相关屠宰产业链,这些都是投放了资金,增加了成本。”每日经济新闻添升宝记者注意到,由于预付产业园及十万头项目工程款和产业园项目贷款费用化利息的增加,罗牛山非流动资产和财务费用分别从期初的3180万元增长至5302万元、477万元增长至922.5万元,分别同比大增了66.71%、93.29%。

 

除开成本之外,罗牛山第一季度净利润出现下滑的另一重要原因便是产能规模迟迟未复苏。这源于2013年和2014年,罗牛山受困于环保等因素关闭了23家猪场,导致生产出栏率大幅下降。“当年关闭猪场大概影响了2/3的产能。”上述人士说。事实上,罗牛山此季度收到的1968.8万元政府补助也跟此事有关。罗牛山此前曾公告称,海口市农业局同意对罗牛山子公司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期间关闭的12家养殖场,给予1.6亿元的停产损失补偿及恢复建设专项扶持。

 

“对于关闭养殖场的补偿款会一直持续到2017年,并且会按季度来处理。”上述人士称。特别需要指明的是,政府对罗牛山的补偿款数额是依据关停猪场在2011~2013年期间的平均年经营净利润。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正处于猪周期的低谷期,猪肉价格徘徊在历史低位。而当猪肉价格处于高位时,罗牛山于4月启动了定增方案,定增募资16.3亿元用于扩充和恢复产能。“从拿地、建厂、上设备、繁殖猪仔到最终出栏,扩充生猪养殖的建设也还需要两年周期。”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昨日对记者表示。 

发表评论
  • 评价:
  •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