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是疫病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吗?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4-01-03
- 编辑:兽药网编辑
- 来源:养猪信息网
- 评论:0 条
最近浏览网络和报刊,一篇《XXX院士:疫苗是动物疫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的评论文章吸引了我的眼球。文章认为院士提出了一个更加“科学”的观点,认为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是传染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而疫苗却是疫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本人对此不敢苟同,特提出如下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海涵。
首先,我们生活的自然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万事万物各行其道,相安无事。自然界是一个生态系统,有动物,有植物,还有众多的微生物。尤其是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三者关系中,缺一不可,破坏其中的任何一环都是对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
其次,从哲学命题来看,若把周围的万事万物皆看成敌人,敌人将越聚越多;若把周围的万事万物皆看成朋友,朋友将越来越多。随着西方文化的浸入,西方价值观和世界观彻底颠覆了国人的认识论,一种高度的戒备心理和防范意识充斥在国人的每一个细胞中。
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就是一种高度理想化的思维,消灭传染源无可避免地导致滥杀无辜,禽流感事件和果子狸事件就是明显的例子,对于艾滋病和乙肝,更不能采用消灭传染源的办法。因此,试图将微生物赶尽杀绝的做法,是对大自然的极大破坏,盲目的全面消毒是对生存环境的极大破坏,空气过滤等等养殖方法是违反天道的行为。(本文来自养猪信息网)人类或动物与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和平共处,尤其是与微生物和平共处才是人类或动物的万全的生存之道。
评论文章中观点的危害是:把疫苗看成是疫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则抹杀了机体免疫力的重要作用,是对几亿年来生物体机能进化的漠视,是对疫苗研究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的诋毁,这样的论述最终会导致传染病的控制走向歧途。
所以,我们认为在传染病的防控链条中,保护易感者是重中之重,是疫病防控的核心工作,无论是消灭传染源,还是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易感者。在自然界中,当机体受到不利因素(如气候、毒素、食物等)的影响时,机体机能会发生改变,微生物会乘虚而入造成疾病,此时若机体建立了适当的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力则可防范于未然。因此,我们可以说,免疫(包括疫苗免疫)是机体应对疾病的第一道防线而不是最后一道防线。
文章中述及控制传染病三个环节(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的表述存在严重逻辑缺陷,个人认为应该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易感者的免疫力,且三者同等重要,没有先后次序之分,不存在第一道防线和最后一道防线之说;尤其是在疫病爆发之初,尚未发现传染源,尚未找到传播途径之时,保护易感者更为重要,提高易感者的免疫力应该首当其冲。
(文/樊福好)
首先,我们生活的自然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万事万物各行其道,相安无事。自然界是一个生态系统,有动物,有植物,还有众多的微生物。尤其是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三者关系中,缺一不可,破坏其中的任何一环都是对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
其次,从哲学命题来看,若把周围的万事万物皆看成敌人,敌人将越聚越多;若把周围的万事万物皆看成朋友,朋友将越来越多。随着西方文化的浸入,西方价值观和世界观彻底颠覆了国人的认识论,一种高度的戒备心理和防范意识充斥在国人的每一个细胞中。
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就是一种高度理想化的思维,消灭传染源无可避免地导致滥杀无辜,禽流感事件和果子狸事件就是明显的例子,对于艾滋病和乙肝,更不能采用消灭传染源的办法。因此,试图将微生物赶尽杀绝的做法,是对大自然的极大破坏,盲目的全面消毒是对生存环境的极大破坏,空气过滤等等养殖方法是违反天道的行为。(本文来自养猪信息网)人类或动物与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和平共处,尤其是与微生物和平共处才是人类或动物的万全的生存之道。
评论文章中观点的危害是:把疫苗看成是疫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则抹杀了机体免疫力的重要作用,是对几亿年来生物体机能进化的漠视,是对疫苗研究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的诋毁,这样的论述最终会导致传染病的控制走向歧途。
所以,我们认为在传染病的防控链条中,保护易感者是重中之重,是疫病防控的核心工作,无论是消灭传染源,还是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易感者。在自然界中,当机体受到不利因素(如气候、毒素、食物等)的影响时,机体机能会发生改变,微生物会乘虚而入造成疾病,此时若机体建立了适当的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力则可防范于未然。因此,我们可以说,免疫(包括疫苗免疫)是机体应对疾病的第一道防线而不是最后一道防线。
文章中述及控制传染病三个环节(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的表述存在严重逻辑缺陷,个人认为应该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易感者的免疫力,且三者同等重要,没有先后次序之分,不存在第一道防线和最后一道防线之说;尤其是在疫病爆发之初,尚未发现传染源,尚未找到传播途径之时,保护易感者更为重要,提高易感者的免疫力应该首当其冲。
(文/樊福好)
相关阅读:
- 2016-04-19 16:04新技术致力让兽用疫苗超越冷链
- 2016-04-19 16:04兽用疫苗第三方冷链为何不温不火?
- 2016-04-19 15:04兽用疫苗冷链管控的地方探索
- 2016-01-13 16:01论中国猪用疫苗业生产、销售、应用之乱象
- 2015-11-16 14:11动物疫情反推疫苗行业发展
- 2015-10-27 16:10从成功典范到艰难转型——台湾养猪业的起与落
- 2015-09-06 14:09口蹄疫疫苗的7大厂家与毒株种类
- 2015-07-24 14:07疫苗市场竞争激烈对动保、养殖行业带来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