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频 道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搜索:

商品肉猪兽药成本该如何控制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6-11-10
  • 编辑:lily
  • 来源:猪业资讯
  • 评论:0

摘要:养殖成本是决定养殖企业能否抵御市场风险进而盈利的关键因素,尤其对于商品肉猪生产企业。文章关注商品肉猪饲养中的兽药成本控制,从免疫保健程序、疾病用药方案和药物使用方法等方面阐述如何在确保生产成绩的前提下降低兽药成本。

关键词:商品肉猪;兽药成本;成本控制

养殖成本是决定养殖利润的最关键因素,尤其对于商品肉猪饲养而言。谈到商品肉猪兽药成本控制,应准确掌握疾病流行动态,以此为基础制定出科学的免疫保健程序和有效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同时关注兽药的合理使用,规避无效用药,在保证猪群健康度和成活率的前提下,控制兽药的使用。

1

梳理并掌握疾病流行动态,制定免疫保健程序

1.1

分季节梳理

疾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夏秋季节以细菌性疾病流行为主,冬春寒冷季节则以病毒性疾病流行为主,所以多分夏秋季、冬春季制定免疫程序。在每年3月、9月对猪群健康状况、当前主要疫病流行情况做一次梳理,整理出下一阶段具有共性的需要重点关注的兽医疾病问题。在南方,夏秋季节以育肥中后期的链球菌、巴氏杆菌等细菌性感染为主,而冬季以保育阶段的腹泻及其继发的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为主,同时还需重点关注口蹄疫的防控。据此,可以确定不同季节的疾病防控重点,制定夏秋季、冬春季的免疫保健程序。

1.2

分日龄梳理

分日龄梳理建立在持续跟踪猪群整个饲养阶段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情况的基础上,整理和总结出常见疾病的日龄相关性,进而针对性设置免疫保健程序。商品肉猪饲养多在断奶第1周、断奶第3~4周和150日龄左右这三个阶段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断奶第1周腹泻,断奶第3~4周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细菌急性感染,150日龄左右链球菌、巴氏杆菌等慢性细菌性感染引起的发烧、喘气、减料。在疾病防控中,可以此为参考设计细菌保健的时间和药物配伍。

1.3

分母猪群梳理

不同母猪群的健康状况和免疫水平存在差异,决定了其生产后代在后期饲养过程中,也需要配套差异化的兽医程序。分母猪群梳理即关注不同母猪群包括产房仔猪的健康动态,制定不同母猪群后代的配套肉猪兽医程序。同时,通过连续性监测,可梳理出各母猪群后代在保育育肥阶段感染发病的共性特点,包括主要发病日龄、共性症状表现和主要威胁病原,用于指导制定母猪群特异性的免疫保健方案和疾病处理方案。

2

针对常见问题制定有效的“傻瓜式”解决方案,规避主观诊断误差和用药误差

这建立在对疾病流行动态的持续监测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在处理问题时,只强调对肉眼可观的典型症状表现的观察和辨别,弱化诊断,从而规避主观误差。这要求在制定这类“傻瓜式”控制方案时,提炼出简单易辨别的典型症状种类或剖检病变,并归纳能引起类似症状表现的所有可能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出对这些可能因素都具有防治效果的处理方案。在此基础上,只需培养一线兽医对症状的观察和辨别,不仅降低了对一线兽医的技术能力要求,也能提高临床问题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肉猪养殖常见的两大类疾病问题为细菌性感染和腹泻病。

2.1

细菌性感染

在肉猪养殖类疾病中,细菌性感染是造成死淘的最重要原因。出现细菌与病毒混合感染时,有效控制细菌性问题,即可有效控制损失。细菌性感染在不同的阶段均有发生,因其发病日龄不一样,其症状表现也不一样。此外,相同的病原在不同的日龄,其混合感染病原及其对同一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也有差别。

与日龄相关,细菌在保育期以急性感染为主,表现突然死亡;在育肥中后期则主要参与引起猪呼吸道综合征,表现发烧、喘气、减料等慢性疾病过程。保育期的主要细菌性病原为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大肠杆菌等,育肥中后期的主要细菌性病原是链球菌、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制定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所有病原,形成一套只有发病日龄一个变量的疾病鉴别和处理体系。一线兽医只需根据发病日龄,就能选择有效的细菌性问题控制方案。见表1。

表1

针对肉猪不同日龄不同细菌性感染症状表现的推荐控制方案

2.2

腹泻病

肉猪养殖分日龄、分原因有多种腹泻病,而其症状表现常一致,临床难以准确诊断。可根据粪便的不同颜色和形状制定对应的处理方案。

商品肉猪饲养过程中腹泻病的诱因,主要是温度控制不当,因此,出现腹泻首先需考虑纠正温度。此外,还要考虑水质、饲料污染、饲喂方式等因素。防继发是控制肉猪腹泻死淘的关键,需要确定不同日龄的主要受威胁细菌种类,从而选择对应的有效抗生素配伍组合。此外,控料可以清肠制酵,但必须注意提供足够的清洁饮水,并通过饮水添加补液盐。

如上,一线兽医只需观察和辨别腹泻粪便颜色和形状,结合环境因素和饲养管理因素,就能选择对应的有效处理方案(表2)。

针对肉猪不同颜色、形状粪便的腹泻病的处理方法

改善兽药使用方法,保证用药效果,规避耐药性

3.1

倡导“脉冲式给药”

即短时间、大剂量用药,迅速达到血药浓度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迅速发挥疗效。可以在大剂量(多为常规治疗剂量的两倍)使用3天后,剂量减半持续3~5天。“脉冲式给药”快速高效杀灭病原的同时,缩短了机体与抗生素相互作用的时间,能有效规避耐药性,对后续饲养过程中药物筛选影响更小。其相对缩短了用药疗程,也降低了劳动强度。

3.2

按体重计算头均药物剂量

改变以往的按采食量计算药物添加剂量,根据猪群均重,按照药物推荐的每公斤体重给药量,计算头均药物剂量。这种计算方式下的剂量更为准确、更直观,确保药物在机体组织局部达到所需的药物浓度。同时,也是执行“脉冲式给药”的必须配套。

3.3

抗生素与疫苗相结合

在控制养殖过程中特别是育肥中后期的问题时,提出抗生素与疫苗接种相结合的控制策略。抗生素产生抗菌效应快,但持续时间短;疫苗产生抗菌效应慢,但作用持久。二者结合,则可以在获得即时控制效果的同时,保证疾病不复发不反弹,同时减少药物的使用。具体防控时,在开始做药物添加的同时,对猪群接种相应疫苗。疫苗须是灭活疫苗,有条件的可以使用根据自己猪群分离到的细菌科学制备的自家细菌灭活疫苗。

发表评论
  • 评价:
  •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