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频 道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搜索:

青霉素工业盐报价再涨 下游重兵布阵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2-03-10
  • 编辑:admin
  • 来源:
  • 评论:0

高利润催生扩产冲动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VC生产国和出口国,东北制药、华北制药、石药集团以及江山制药,号称国内业界的“四大家族”。早在2004年,这四大家族合计产能就达8.2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68%。

     从2008年起,VC就进入了一个高位运转的周期。即使2008年下半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VC的价格依旧比较坚挺,这使得VC企业的扩产欲望蠢蠢欲动。数据显示,2008年VC市场价格经历了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受到供需的影响,市场价格在年中达到过140元/公斤(约合23美元/公斤),但VC的出口价格全年则呈现稳定攀升的态势。今年上半年VC的价格维持在10美元/公斤左右的高位。

     VC价格坚挺给企业带来巨大利润。东北制药、华北制药的2008年年报和今年的中报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正因如此,国内很多厂家恢复生产,或是新建产能,甚至有的量很大,如鲁维制药,郑州拓洋、上海迪赛诺都在扩产。据悉,仅郑州拓洋生物工程制药有限公司就分两期完成1万吨的扩产项目,目前已经完成第一期5000万吨的工程;上海迪赛诺的VC尽管有可能是食品级的,但“估计今年也有5000万吨”。

垄断格局正在形成

     目前,国内VC生产基本被“四大家族”垄断,此前,4家VC生产企业间曾发生过价格战,但后来发现这是一种双输的博弈,因此,四方一直在限产保价,这不仅解决了产能过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价格问题,维持了行业的合理利润。太平洋证券分析师认为。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VC价格也是围绕着“低谷——高峰——低谷”的行业周期波动。国内定价权和垄断竞争格局的形成,是否会打破这种规律?业内人士认为,VC行业进入门槛虽然不高,只是用了两步发酵法,但每家厂商的制作工艺却有所不同,大厂家生产的VC产品质量较好,颜色较白,而小厂家生产的VC产品则泛黄,纯度方面较差。当然,小厂家可以价格优势获得市场,但由于VC产品的主要客户集中在国外,客户对VC价格并不敏感,反而是对产品质量更关心。

     有分析师指出,如果是恢复生产,那么,现在的产能早已释放,但我们看到VC价格并没有受到太大的负面冲击,而如果是“四大家族”之外的其他厂家新建产能,那么,今年下半年可能面临产能加大释放的过程,不过,这些厂家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营销渠道的问题,因为国外客户更倾向于选择产品质量有保证的企业,并与国内几家大厂商有较好的合作,因此建立营销渠道将是个缓慢而且艰难的过程。据此推断,扩产在短期内不会对整个VC产业造成影响,对VC价格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关于VC行业能够逃离景气周期波动的规律,持续景气下去的问题,仍有不同看法。乐观者认为,国内定价权和垄断竞争格局已经形成;而悲观者则认为,未来的产能扩张将打破这种均衡。

     从今年健康网进出口监测数据上看,独扛工业盐大旗的就只有哈药一家(其6-APA和阿莫西林主要以自用为主),下半年这种局势更加明显。河南华星也在全面地向下游产业链转移,未来必将是下游6-APA、阿莫西林产品的又一个大型生产厂家。

     显然,青霉素产业链向下游转移已是不容置疑了。而如今,哈药也已经在今年完成了其向下游的头孢氨苄和头孢拉定延伸的布局。

     从产品的市场分布来看,下游产品的大宗交易主要还是要依托国际市场来完成。6-APA、7-ADCA的目标市场主要在印度,而阿莫西林则更主要在南美、欧洲以及东南亚、印度等市场。反观工业盐,已经由主打出口逐步变为企业自身转化及内销的市场格局,这一点从今年1~7月份的健康网出口监测数据里已经清晰地得以引证。目前国内消化工业盐的厂家主要集中在GCLE、7-ADCA、7-ANCA等生产厂家。但是,工业盐以及6-APA、阿莫西林,GCLE、7-ADCA、7-ANCA,还有今后的7-AVCA、7-ACCA等产品都是一个完整产业链上的一环,所以,企业要进行产品的市场运作,揣摩其走势,则必须先对产业链进行整体分析。

     随着下游产品的飞速发展,工业盐一个品种独霸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并且这条产业链中的中国严重依赖印度进行下游深加工的旧局面也正在打破,正在升级和优化的新市场格局已渐渐呈现在眼前。

发表评论
  • 评价:
  •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