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频 道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搜索:

惠州:开拓病死牲畜处理新方式,同时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5-09-02
  • 编辑:lily
  • 来源:惠州日报
  • 评论:0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牲畜规模化圈养,难免发生疫病死亡。惠州作为畜禽养殖大市,每年病死牲畜的总量不小,这让病死牲畜的处理变成一桩不容忽视的大事。尤其是病死牲畜还携带病菌,扔弃野外会传播疫病,流入市场更是危害市民的健康。传统深埋、焚烧等处理方式,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短板。病死牲畜的处理与监管,成为一大难题。

日前,惠州市及全省首家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在惠东建成启用。该中心通过生物降解技术把病死牲畜变成有机肥,通过集中处理方式把分散监管变成定点监管,有望解决病死牲畜处置与管理的困境,走出一条新路子。

传统做法

深埋、焚烧和生物分解,虽符合无害化要求但有诸多不足

处理成本高效率低。养猪场规模大小不一,分布广泛数量众多,难监管到位。

据惠州市农业部门统计,惠州市是一个畜牧业大市,光每年的生猪存栏量就有130万头左右。畜禽集中养殖,难免发生疫病死亡。由于病死牲畜携带大量传染性病菌,有非常大的风险,所以国家政策要求对其进行严格监管,病死牲畜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目前惠州市畜禽养殖场处置病死牲畜,常用的处置方式主要有深埋、焚烧和生物分解等几种。这些方式虽然能杀灭病菌防止传染,符合无害化的要求,但也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是成本高效率低,深埋每次都得挖坑回填费时费力,久而久之还可能影响地下水。焚烧需要专门的焚化场所,耗费大量燃油,而且难免异味扩散,影响周边居民。

另外,深埋和焚烧这两种方法只能应付零星的分散的量,一旦碰上疫情爆发大量牲畜集中死亡,就无能为力了。建化尸池可处理的量大一些,操作也相对简便,但一个个池子容量用完之后,就会变成积满有害废水的“炸弹”,其后患不容忽视。

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有规定要求,但此前主要由各个养猪场自行负责,加上养猪场规模大小不一,分布广泛又数量众多,执法部门很难监管到位。病死猪随意扔弃会污染环境传播疫病,流入市场更是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成为备受社会关注和诟病的毒瘤。

新处理方式

生物降解处理,车间无烟无脏水

方式环保、安全、高效。

病死牲畜处置与监管的难题,引起了惠州市一群80后年轻人的注意。他们通过钻研,引进了一种新的处理方式,试图化解这一困境。

得悉惠州市首家病死牲畜无害化处理基地——— 惠州市尚农病死牲畜处理中心日前已经正式建成运行,记者昨日前去现场一探究竟。

该中心位于惠东县白花镇谟岭村一处僻静的山谷里,这里四周都是荒地和山林,少有工厂和居民。厂房的设备并不复杂,主体是生化处理车间,装有4台机器。另外有一处是车辆进出消毒区,运输病死牲畜的车辆须全封闭,而且每次进出都要喷洒消毒剂;一个肥料加工区,用于处理生化处理车间排出的余渣;一个备用的冻库,用于处理不过来时储存牲畜尸体;此外还有一个办公监控区,有视频记录整个生产流程,并有详细的台账等存档备查。

病死牲畜从养殖场运回后,混合加一些药剂和辅料从生化处理车间顶部的投料口放入机器。在里边经过分切、绞碎、发酵、杀菌和干燥等环节,24小时之后打开出料口,那些看着让人害怕和作呕的病死牲畜,就奇迹般变成了褐色的细沙。

原本以为,处理病死牲畜的地方会脏臭难忍的,可这里却并非想象的那般。采访时有两台机器正在运转,既不见废水也没见烟气,连声音都很细微。只有肥料车间堆放的那些细沙,散发出一点类似饲料的腥味。

“相比起填埋、焚烧,我们的优势就是环保、安全和高效。”中心负责人之一张晓龙说,处理基地建设之前有获得《动物检疫条件合格证》,并经过了环评审批。整个生化处理过程中不排任何废水,只有高温蒸发的一点水蒸气。

余渣做成有机肥,种花种果都合适

转化率高,基本上一吨肉可以出一吨肥。

生物降解处理之后排放的那些细沙,不是废物而是有机肥。这些排放物,经华南农业大学作物营养与施肥研究室检测,其中有机质含量高达98.3%,对于改良土壤肥力十分有益,用来种花种果、稻麦蔬菜都适合。中心工作人员还特意自己做试验,用这种余渣种了黄瓜、空心菜、苦瓜等蔬菜,不加其他任何肥料,长得都非常好。

“这也是我们这种处理技术与传统方法最大不同的地方。”中心总经理郭江介绍说,传统的深埋、焚烧、化尸池等方式,能解决病死猪传播疫病的问题,但都是只投入不产出的,没有经济效益。

而这种生物降解处理的方式,能实现病死猪处理的资源化利用,而且转化率相当高,基本上是一吨肉就可以出一吨肥。目前,该中心正将余渣送往市质监局等机构做更细致的检测,并打算做进一步的调配加工,制成多样化的有机肥产品。通过开发有机肥市场,让病死猪处理变成一件既除害又增效的好事。

新思路背后

4名80后勇吃“螃蟹”,开拓病死牲畜处理新路

病死牲畜由中心负责运输和处理,养殖场不用自己花钱,对此养殖户们乐于接受。

创建这一病死牲畜无害化处理中心的是4名80后青年,他们还是一起成长的高中同学。

郭江说,他们一直想创业,在苦苦寻找方向的过程中,2013年初在新闻里看到了上海黄浦江出现大量死猪的事情。进一步了解得知,病死牲畜处理在惠州也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他们觉得这是个机会。

后来他们又打听到,台湾有一种生物降解技术,适合处理病死牲畜。该技术在内陆的福建、浙江、广西、河南一些地方已有推广应用。于是,几个人先后去福建、浙江等地实地进行了参观学习,最终选中福建漳州一厂家的设备与工艺,在惠东着手选址建厂。

“建这个车间,场址不好选,几经周折,才找到了这么个既不太偏远又比较僻静的地方。”张晓龙说,在筹建过程中,他们还遇到了环评的麻烦。因为无先例可参考,差点都不被受理,好在农业部门的领导大力支持,积极帮忙协调,项目最终得以建成。

目前,该中心共有4台机器,全部运转的话每天可处理4吨肉,平时处理最多的是病死猪,实际上牛羊等牲畜也可以一样处理。量多了不能马上放入车间处理的,则暂时放在冻库中保存。目前惠东县大部分养殖场已与该中心合作,实现了病死牲畜的集中处理。病死牲畜由中心负责运输和处理,养殖场还不用自己花钱,对此养殖户们也乐于接受。

未来计划

扩大规模覆盖全市,盼出台扶持政策

省市相关文件指出,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公益事业,各地可视情况在税收、用电、用地等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

这种通过工厂化集中规范处理、能把病死猪变成有机肥的做法,在惠州市是首次,在全省也还是第一家。因此该中心的出现很快引起广泛关注,省、市农业畜牧部门领导多次到现场察看,周边地市的农业部门工作人员也前来参观取经。

对于这项事业的发展前景,郭江等人显得信心满满。他们已在打算另外选址再建一间更大规模的厂房,以尽快实现全市覆盖,把各个养殖场都纳入进来。通过集中规范处理,彻底化解病死牲畜处理难以监管的问题。

对于病死牲畜的处理,惠州市农业局方面表示,在黄浦江死猪事件之后,全国上下都加大了对这个事情的重视程度,国务院和省、市都发了文件,总的要求和目标是实现无害化。

相比此前由各养殖场用深埋、焚烧等办法处理,这种利用生物降解技术的工厂化处理模式,明显更规范更高效,有利于监管工作的落实,而且能实现资源化利用,是一个一举多得、值得倡导的探索方向。

据了解在福建和浙江等地,对于病死猪处理项目政府已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有的是补助建设资金,有的减免相关税费。广东省和惠州市在《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建设方案》等相关文件中也明确指出,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公益事业,各地可视情况在税收、用电、用地等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郭江等人期盼,这些原则性的利好能真正变成具体的扶持措施,并早日得以实行。

把废物变成资源,结局两全其美

当前一个很流行的说法叫“思路决定出路”。本文报道的病死牲畜处理事情,再次为这一观点提供了鲜活的例证。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用传统方式为何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新的处理方式又为何能一举多得?笔者认为,根源还在于二者思路不同,所以效果也大不相同。

传统方式不管是深埋还是焚烧,都把病死牲畜当成废物和麻烦,所以各家负责把自己的麻烦解决就算了,处理起来只有投入没有产出,都是被推着做逼着做。

这种工厂化集中处理的方式,不再把病死牲畜视为麻烦,而是视为可再利用的资源,这样既消除了危害,又产出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形成了一套良性循环的机制。执法监管的难度和阻力,也随之大大降低了。

正如政府相关文件所认定,病死牲畜处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公益事业,这类事情过去常由政府部门包揽,财力人力投入巨大却往往做不好。而尚农病死牲畜处理中心通过社会力量参与,把公益事业变成产业,既讲公益又有效益,孰优孰劣不言自明。

笔者以为,许多公益事业都可以参考和借鉴病死猪处理这种方式,通过转变思路,遵循市场规律,能把复杂问题化简单,让包袱累赘变引力动力,达到两全其美的结果。

 
发表评论
  • 评价:
  •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