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生态农场或成未来农业发展模式之一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3-05-07
- 编辑:兽药网编辑
- 来源:新华社
- 评论:0 条
新华社讯 (记者薛颖)大规模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资源的大量损耗和对生态的破坏都使其难以长期持续。一些农业专家在此间举行的一个论坛上表示,相对小型、精耕细作的生态农场可能成为未来世界农业生产的更好模式。
在4月26日至27日于加利福尼亚州克莱尔蒙特市举行的“第七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上,美国生态农学家约翰·艾科德指出,大规模工业化的农业模式耗尽了维持其生产能力的自然资源,同时污染了保证人类健康的自然环境,所以工业化农业不能保证长期的食物安全。
艾科德等专家指出,小型农场是相对于大规模工业化农场而言的,其规模的实际大小应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小型生态农场更依赖集信息、知识和智慧为一体的“集约型”管理而不是单纯依靠密集型劳动力投入。
据论坛发布的来自联合国的报告称,小型、多样化生产的农场比大型工业化单一生产的农场更能够有效利用生态空间,包括土地和水资源,单位土地面积产量更高,更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与会的中国农业和经济专家温铁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美国式的工业化大农场农业或者欧洲式的高保护小农场农业都不适合中国的发展现实,中国不能参照西方资源宽松情况下的农业经济模式。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朱立志认为,中国应该把生态关切与规模经济效益相结合,把农业领域的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理念相结合,发展适度规模的现代高效生态农场。
相关阅读:
- 2014-01-22 09:01全国人大代表呼吁加快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
- 2012-07-17 09:07《生态健康养殖的饲料战略》会议成功举办
- 2012-03-10 14:03广东肇庆市大力推行生态与健康养殖